合作建房的阻力分析与未来出路探索

发布时间:2012-08-07 00:00:00 Clicks:0

合作建房从各地发起到现在,为何在中国发展的如此艰难?最根本的原

因,是他的对手太过强大,各地房地产商和当地政府某些部门与官员结成
了深厚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在整个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形成了事实上整体
行业的垄断,而政府这些部门对房地产项目审批与监管的密集涉入,又在
中间形成了大量灰色收入,滋生出许多腐败,使这个行业的垄断性以腐败
为链条,得以继续巩固。由此利益共同体一齐维护的行业性垄断,就必然
形成整体行业的暴利,这些腐败成本与暴利所得,最后都不得不由广大购
房者来承担。因为广大购房者只有选择在哪儿挨宰的自由,却没有选择不
被挨宰的自由。
  在中国越来越走向规范与法制的今天,政府官员权力寻租的未来空间
会越来越小,风险会越来越大,而房地产业,就成了各地某些政府部门与
官员,敛财的最后盛宴。所以,虽然现在的房地产行业,已经将中国经济
与社会承受力不断逼上更加危险的境地,但宏观调控的种种政策,最后都
在这个房地产商与地方腐败官员结成的“腐败钢铁同盟”前,一次次被击
得粉碎。他们绝不会轻易放弃这最后的贪污盛宴,这个利益共同体爆发出
如此强悍狡诈的巨大能量,推动各地房价不断上涨。
  合作建房,以微弱的力量,挑战这个中国最庞大最强势的利益共同体
,其阻力与艰难的前途,自不必多言。全国各地合作建房发起人和参与者
,也必然成为各地房地产商及某些政府官员的眼中盯和肉中刺,必欲除之
而后快。因为合作建房的成功与发展,就会造成他们暴利项目的彻底失败
,那种惨重的损失是他们想也不敢想的,所以如果下一步合作建房真的要
发展到“遍地开花”的程度,他们必然要对合作建房进行强力的反扑。
  但各地的合作建房者,也找到了自己强大的支持力量,就是舆论,就
是广泛的社会支持。借助于现代发达的互联网和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使
各地房地产商和政府中某些官员,将这种憎恨,不得不转变为更隐蔽更伪
装的方式。他们不会明着反对,而是在合作建房项目的前进途中,想尽办
法设置种种障碍,造成合作建房的成本不断上涨。他们会以这种曲折的手
段,最后努力让合作建房的造价,甚至高于一般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房价,
以此来证明合作建房的降价优势不过是一个谎言。
  在中国现阶段依法行政还并未完善的情况下,各地某些腐败官员在合
作建房项目进展中,肯定会与房地产商合谋,对项目进行种种的刁难与打
击,使合作建房参与者倍受身心煎熬,同时,也必然令成本大幅上涨,使
参与者认为参加合作建房可以低价获得房子的美好初衷,被彻底击碎,甚
至,还要面对高于一般项目的最终房价。这种“软手段”,而非硬对硬公
开打击合作建房的方式,可能是一些地方政府某些部门与腐败官员必然的
选择。因为在媒体的高度关注下,硬碰硬地阻挡合作建房,会使本部门与
本人变成众矢之的,承受巨大的压力,而这种类似太极推手,借助现在大
量不利于合作建房的政策法规,利用合作建房没有一个严格的合法身份、
无法获得法律足够保护的弱点,用冠冕堂皇的理由行拼命打压之实,这对
合作建房的杀伤力更大。
  由此不断增加的成本,最后会造成合作建房参与者内部人心浮动,造
成参与者之间、参与者与发起者之间矛盾重重,从而努力从内部搞垮合作
建房。然后,把大家逼到一个山穷水险的地步,再由当地政府的某些官员
与开发商合作,由某家房地产商出面,收购面临崩溃的合作建房项目。同
时,他们还会使用一些手段让参与者及发起者内部的矛盾扩大化,为其最
后成功收购接手这个项目铺平道路,并让参与合作建房的人,形成损失。
以此来宣告当地合作建房的失败,起到杀鸡骇猴的作用,让准备发起和参
与合作建房的后来者,不得不面对慘痛的前车之鉴望而却步。从而继续巩
固当地房地产垄断的势力,维护了腐败官员与房产商的利益同盟,并继续
推动当地房价上涨,对抗中央大量新的调控政策的推行实施。
  以上是我的分析,绝非空穴来风和耸人听闻,也并非适用于所有地方
的真实情况,但对此有所警示和深刻认识,探索和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
施,则可以减少各地合作建房的进展风险,有助于合作建房在各地的推广
发展,造福更为广大的普通购房者。
  目前,非常希望政府高层有关部门,尽早派出专项调研组,对各地合
作建房的进展作深入实地的了解与研究,获得第一手资料,积累宝贵的实
际经验,为中国早日推出规范合作建房行为并确认其合法身份的法律法规
,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直缺乏对应法规明确支持和规范,正是合作建房未
来发展的一个最大的法律瓶颈,只有这样的法规出台,中国才能真正迎来
合作建房大发展的那一天,我坚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合作建房,有力地挑战了各地房地产领域大量滋生腐败的现象,它需
要获得政府高层和纪检部门的支持,这对于打击在房地产行业严重的腐败
问题,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净化政治空气。所以,希望纪检有关部门
尽早对合作建房给予积极的支持。
  现在,许多政府部门与学者,都担心合作建房将对现有的房地产市场
造成巨大冲击,导致大量楼盘滞销或价格剧跌,从而严重打击地方经济,
形成大量国有银行的呆坏帐,并对中国的宏观经济稳定形成强烈冲击。这
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可是,房地产行业已经给中国的经济、民生和社
会稳定形成了巨大的风险,已经成为宏观经济中一块外表光鲜,而内里腐
烂的肉。尽早治疗,才会避免其积累的政治、社会与经济等领域的巨大风
险,在未来造成一个更厉害的爆发。所以,既然已经如此,何不痛下决心
,早日诊治,不能等病入膏肓,再行冶疗,则悔之晚矣,害之大矣!
  面对合作建房可能对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强烈冲击,其解决之道
,或许可采取这样一个折衷办法。政府对合作建房收取一定的临时性特种
税,以减少合作建房与传统开发方式之间巨大的价格优势。用这种比较柔
和的过度方式,将合作建房作为解决中国房地业严峻问题的手段之一。其
实合作建房本身能大幅降低房价的优势,也正是其自身死穴所在。政府高
层部门投鼠忌器,正因为合作建房降低房价的作用太过明显,为防宏观经
济动荡而不得不对合作建房采取一种虽不明显反对,以顺应广泛民意,但
实际上并不公开支持的无奈选择。
  从政府高层来说,最核心的原则就是一定要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而
如果合作建房非要在这一点上与政府核心原则形成矛盾,则只能面对“愿
望是美好的,但结果是渺茫的”这样结局。即使现在出现一些成功者,恐
怕也很难真正在全国推开,那样的话,对广大希望购房的普通百姓,又能
起到多大的作用呢?可以说,合作建房支付一个临时性特别税,是一种对
现有房地产暴利釜底抽薪的做法,是为了获得合法身份和政府高层的支持
,而不得不做出的务实的妥协。这样,中央政府为调控房地产业畸形发展
给社会形成的巨大压力与风险,就可以将合作建房当成一记杀手锏。并有
助于尽早将合作建房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出现大量专业从事合作建房的
新型房地产公司,打破原有房地产行业性的垄断,形成一种新的竞争模式
,这是以后合作建房的发展方向。
  未来,只有把合作建房纳入中国宏观经济良性的长远发展中,只有形
成一个专业化的庞大的合作建房产业,才是合作建房发展壮大并真正造福
广大百姓的唯一出路。
028工作室零二八提供技术支持